教育周报 |金山办公启动10亿专项基金助力教育数智化转型;中公成立智学科技公司正式布局AI领域
2-8月19日,2025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源码未来产品发布会启幕!
2025 年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扩容工作正式开启,这是自 2017 年以来教育部时隔 8 年再次启动推免资格高校增选工作。截至 8 月 3 日,已有 28 个省份的超 60 所高校获得新增推免资格高校拟推荐名单公示。其中,浙江省拟推荐浙江农林大学、浙江财经大学、西湖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 4 所高校,河南省拟推荐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医药大学。本轮扩容后,全国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将超过 400 所。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明确从 2025 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对教育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将参照当地同类型公办幼儿园免除水平,相应减免保育教育费。因免保育教育费导致幼儿园收入减少的部分,由财政对幼儿园给予补助,相关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
8 月 7 日,教育部财务司司长刘玉光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4 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达 92%,与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持平。为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教育部将联合财政部等多部门推动各地规范办学,提升办园质量。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把控幼儿园设立条件、加强办学资质审核以及强化过程监管。通过动态监管、信息备案、公开公示等方式,确保办园行为规范,守住师生安全底线 年秋季学期起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课程
8 月 5 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布《西安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 年)》。根据该方案,从 2025 年秋季学期开始,西安市将逐步开展多学科融合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覆盖全市中小学。到 2027 年,全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覆盖率达到 70% 以上,形成具有西安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方案明确了六大重点任务,包括优化人工智能教育基础环境体系、构建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师资体系、完善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体系、建立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均衡体系以及创新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应用体系。具体措施涵盖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开设通识课程、开展师资培训、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
该方案提出多项具体措施:一是推进大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设特色课程,推动中小学与大学人工智能教育衔接;二是鼓励高校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打造自治区基础支撑平台,升级「桂教通」平台智能中枢能力,构建教育算力支持与大模型服务底座;四是建设一站式「人工智能教育服务专区」,初步形成智慧教育服务体系。
刘玉光介绍,教育部将从三个方面推动政策落实:一是强化部署落实,督促各地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升政策执行能力;二是夯实数据基础,依托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精准审核在园儿童数据及受助信息,为政策实施和资金拨付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加强监测评估,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优化政策举措。
8 月 6 日,河南省卫健委印发《河南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需完成至少 25 学分,县级以下人员需完成 15 学分。学分可通过项目培训、进修、学历教育等 7 种方式获取,产假人员年度学分要求降至 12 分。新规旨在分级分类提升医护人员专业能力,适应医学发展需求。
8 月 8 日,山西省教育厅、省体育局、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线下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明确,线下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将坚持「先证后照」原则,即先取得体育经营备案证,再依法进行法人登记,取得市场主体或民办非企业单位资格后方可开展培训。对于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机构,还需取得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
北京推出「博物馆第一课」助力馆校融合 9 月上线 年,北京市商务局联合市教委、北京师范大学深入开展馆校融合模式课题研究,形成「博物馆第一课」及馆校融合课程指导纲要等成果,为全市博物馆服务教育教学提供科学指导。今年 9 月「北京博物馆季」教育月期间,「北京城的前世今生」「探寻文字的奥秘」两节「博物馆第一课」将正式上线,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开放学习。
8 月 4 日,粉笔发布 2025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营收不少于 14.72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不少于 2.15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不少于 2.60 亿元。尽管招录类考试培训行业竞争激烈,但粉笔凭借其 AI 技术开发能力和行业数据积累,开发出首个专注于招录类考试的 AI 垂域模型,并成功推出多款智能教学产品,如粉笔 AI 老师、精品 AI 面试点评和 AI 刷题系统班等,实现了公考学习生命周期的全覆盖。
近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联合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 10 家人工智能领域头部企业,共同签署了《智能体赋能学生全面成长公约》。该公约旨在为教育智能体的发展划定清晰边界,防范违背教育本质的功利化倾向,杜绝传播错误价值观和不良信息,防止机械重复刷题,避免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公约强调,相关企业应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机制,强化与学校、家庭的协同育人,扩大资源普惠,不制造恶性竞争,不传播教育焦虑。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正式推出了名为 MIT Learn 的 AI 学习平台。该平台由 MIT Open Learning 牵头研发,提供超过 12700 个学习资源,其中大部分是免费的。平台支持先进的搜索、浏览和发现功能,并配备 AI 智能体「AskTIM」,帮助用户在无需了解麻省理工学院的组织架构和项目名称的情况下,快速找到所需的学习主题。
「AskTIM」作为 AI 助手,能够提供课程结构、主题和内容摘要,以及课程的学习前提和评分规则,帮助用户在选课前做出更明智的决定。此外, AskTIM 还可以回答学习者关于讲座的问题,创建关键概念的抽认卡,并提供即时总结。目前,AI 导师互动功能仅限于部分课程,如「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特色课程。
近日,梨花教育为中老年群体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助力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梨花教育推出的「AI 声音陪练师」已完成练习人数近 50 万人,好评率超 98%。该产品依托大模型、大数据及多模态语音处理技术,提供普通话纠正、配音演练、朗诵表达等多场景的陪伴式学习服务,成为「银发教育」领域的创新型技术应用。
GPT-5 将取代 GPT-4 等一系列旧模型,成为 ChatGPT 所有用户的默认模型。此外,GPT-5 还推出了 mini、nano、chat、pro 等不同版本,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目前,Plus、Pro、团队和免费用户均已接入,企业版与教育版用户预计将在一周内覆盖,免费用户将在数天内完成覆盖。GPT-5 的推出,预示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又一次飞跃,有望为全球超过十亿人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服务体验。
8 月 7 日,在 2025 金山办公教育生态大会上,金山办公宣布未来三年将启动 10 亿专项基金,助力我国教育事业从「传统办公」向「数智协作」跃迁。会上,金山办公展示了「WPS 智慧教育平台」,并携手百度智能云、麒麟软件、沐坤科技、麦盟科技等四大生态伙伴,联合发布多项教育解决方案。WPS 智慧教育平台分为基教和高教两个版本,聚焦教学、办公、管理等核心场景,整合了即时通信、智能日历、音视频会议、云文档、云盘、工作台等基础工具,旨在推动教育数智化转型。
8 月 6 日,谷歌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投入 10 亿美元,支持美国的人工智能教育、职业培训项目及研究。谷歌还推出了「Google AI for Education Accelerator」项目,旨在为所有美国大学生提供免费 AI 培训和谷歌职业证书。目前,已有包括密歇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内的超过 100 所美国公立大学注册参与该项目。
近日,美国在线教育平台 Chegg 发布了 2025 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其总净收入为 1.051 亿美元,同比下降 36%;订阅服务收入为 8970 万美元,同比下降 39%;净亏损 3570 万美元,但非 GAAP 净利润达到 1080 万美元。订阅用户数为 260 万,同比减少 40%,不过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与留存率有所提升。
8 月 8 日,叫叫通过「全 AI 线上星际发布会」正式推出行业首款沉浸式少儿 AI 课程《AI 启蒙与应用》,专为 5-9 岁儿童设计。课程以「星际冒险」为世界观,孩子化身「超级英雄」拯救被「数据怪」侵袭的皮皮镇,通过收集能量宝石等任务,将抽象的数据、算法等 AI 知识转化为可理解的「闯关密码」。
针对低龄儿童认知特点,课程融合 17 节动画互动课PG电子资源分享(覆盖 AI 认知、伦理等四大板块)与 36 节大师实践课(如「AI 创意梦工厂」),配套实体书《孩子更爱看的 AI 启蒙书》及动手礼盒,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学习体系。团队更首创「黄金提问三步法」(明确身份→说明需求→深化探索),解决儿童因模糊提问导致 AI 交互失效的核心痛点。
近日,在 CDEC 高峰论坛「AI 驱动:数字生活进化论」主题座谈中,网易有道高级副总裁刘韧磊宣布,新一代 AI 答疑笔将于 8 月下旬正式推出。该产品依托自研教育大模型「子曰」,突破性实现「思考过程可视化」——通过分步骤拆解题目逻辑还原「解题草稿纸」,支持多轮交互答疑,覆盖全学科碎片化学习场景。
刘韧磊指出,AI 答疑笔旨在解决 K12 群体高频辅导痛点,其前代产品因精准匹配需求曾一度售罄,并亮相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新一代产品将升级学科答疑能力与交互体验,延续「用 AI 破解传统教育难题」的理念。此前,有道已推出虚拟人口语教练 Hi Echo 等 AI 教育应用,持续探索技术赋能教育的边界。
作业帮学习机的 AI 能力基础来自其自研的银河大模型。2023 年 9 月,银河大模型发布,成为国内首个在 C - Eval 和 CMMLU 两大权威榜单平均分排名第一的教育大模型。目前,该大模型已在作业帮学习机中深度应用,如最新发布的 P50 学习机上线 「AI 超级老师」「AI 精准练」 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规划。
8 月 7 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 「中广核」)在公众开放体验日上宣布推出工业研学课程体系,并发布核电行业系统性研学品牌 「核光同行」。来自广东、香港、澳门及内蒙古兴安盟中广核 「白鹭班」 的 80 名孩子齐聚大亚湾核电基地,开启五天四晚的深度核电研学之旅,课程涵盖核能原理、安全文化、绿色实践、前沿科技等核心内容。
据了解,中广核 2024 年上线全国首个核电工业旅游预约系统 「硬核 walk」,各核电基地已累计接待公众超 3 万人次,其中学生群体的研学需求尤为突出。大亚湾核电基地于 2024、2025 学年被纳入香港教育局公民与社会发展科的内地参访点,两年来已有超 600 名香港师生在大亚湾核能科技馆体验核科技魅力。在 7 日举行的仪式上,中广核十大核电基地代表与所在地教育部门及合作机构共同签署研学合作协议。
8 月 6 日,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傅利叶正式发布首款主打交互陪伴、具备「可触摸」特性的全尺寸人形「Care-bot」GR-3。这款产品主要满足两类需求:社交陪伴与辅助陪护。一方面其聚焦人与机器人的情感连接,适用于公共空间、教育环境等场景。通过日常互动、社交交流与情绪陪伴,承担独居老人陪伴、儿童互动玩伴等角色。另一方面,该机器人在情感陪伴基础上延伸服务功能,覆盖行动辅助、健康监测、康复训练等专业场景。未来它可深入康复机构、养老院等场景,提供慢病照护、日常生活协助等精准服务。
民生教育 2025 年上半年净利预降 56.4%,在线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六个月净利润较 2024 年同期的 1.13 亿元大幅减少约 56.4%。此次下滑主要归因于公司在中国内地运营学校的办学成本大幅增加,以及在线教育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盈利显著缩水。
2024 年全年业绩显示,民生教育总收益 19.47 亿元,同比下滑 17.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 119 万元,同比暴跌 99.14%。公司表示,尽管在线教育板块面临调整压力,但仍将探索多元化业务模式,包括开放教育、成人函授等方向,以应对市场挑战。民生教育预计将于 2025 年 8 月底前发布正式中期业绩报告,并提醒投资者谨慎参考当前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
8 月 5 日,人工智能 AIGC 科技公司「灵感时刻」(Ahamoment AI)宣布完成 Pre-A 轮融资,由高瓴创投(GL Ventures)领投,硅谷基金 EnvisionX 和 Palm Drive Capital 跟投,投资金额未披露,投后估值超 1 亿美元。
曼孚科技成立于 2018 年,专注于为自动驾驶、AI 大模型及具身智能等领域提供一站式 AI 数据基础设施。其核心产品包括一体化数据标注平台、数据管理平台(含向量数据库)及模型训练平台,覆盖从数据采集到模型落地的全流程。目前,公司已服务国内外头部主机厂、科技巨头及大模型企业,业务连续 6 年保持 2-3 倍高速增长,近 3 个季度实现翻倍式增长。
8 月 4 日,四川省教育厅发布公示,拟申报设置成都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四川省教育厅对 2025 年第二批拟申报高校设置事项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 2025 年 8 月 4 日至 2025 年 8 月 8 日。
在人才培养方面,除了新设立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外,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自 2025 年起开展川剧专业「5+3」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形成了「师带徒」名家传戏、青年人才扶持、编剧评论培训班等良性互动机制,为川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8 月 5 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公布《广州市职业教育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至 8 月 29 日。条例明确,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落户、考公、职称评审等方面,与同层次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平等机会。同时,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中职与普高可学籍互转、学分互认。条例还强调保障职校生实习权益,推动产教融合,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8 月 7 日,人民网报道,《中国高教研究》联合多机构发布最新研究显示,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研究正深化发展,2024 年相关论文达 1440 篇,聚焦职业本科内涵、学术漂移防范及制度建设。研究强调,职业本科教育需强化职业属性,构建「技术强、产业准、就业稳」模式,避免向学术型高校趋同。学者建议,应通过制度创新提升职业技术大学的「合法性」,并完善产教融合、实践能力培养等核心机制。该研究为职业本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 权威阵容! 教育部门领导、顶尖学者、一线名师齐聚,共商 AI 教育核心议题(课程设计、师资培养、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