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走进北京:探寻教育科技前沿砥砺青年使命担当
7月21日至23日,由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师生组成的“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京津冀地区示范队走进中国人民大学、沙河高教园区、北京未来科学城、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超星集团,探访北京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
在中国人民大学,实践队师生参访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深入学习“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重要精神,夯实立德树人的根基。
在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座谈交流时,双方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衔接、科研团队创新策源等关键议题,共同探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服务教育强国战略贡献智慧。在超星集团,师生们通过沉浸式研学、专题会谈等方式,聚焦“AI+教育”的实践,感受和探讨数字技术为教育生态带来的变革。
北京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区,实践队深入探访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了解科技赋能下的合成生物产业发展情况,感受自主创新在推动合成生物制造迈向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动力。
实践队还走访了北京农学院、北京农林科学院等地,从大数据驱动病虫害预警系统、农作物基因编辑技术等诸多前沿技术成果在农林领域的落地应用中,感受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数字赋能产业提升的力量。
实践队走进沙河高教园区高校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在此深刻感受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育生态体系,从高校科研团队入驻时的政策解读,到专利成果转化中的法务支持,再到初创企业的融资对接服务,每个环节都体现着对人才成长的精准护航。该基地构建的“创新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梯度培育模式,为不同发展阶段PG电子最新消息的人才和企业提供阶梯式、定制化的成长路径,既让青年人才在实践中锤炼专业技能,又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应用,实现了人才成长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在实地调研与互动交流中,实践队队员们不仅汲取了前沿知识与实践经验,更在思想淬炼中强化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使命担当,进一步坚定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文/图 陈梓楠 吴欣潞 李红梅 黄承凯 詹青 张懿 姚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