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 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走进贵州
近日,由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医学院与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师生组成的“追寻领袖足迹 担当强国使命”2025年福建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队(贵州站)前往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贵州科学城、贵州技术交易市场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践。
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实践队深入了解贵州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PG电子软件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和数字生态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实践队了解到,依托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集聚优势,贵州正以数字产业大突破行动为抓手,培育数据中心、智能终端、数据应用三大产业集群。师生通过“数据铁笼”工程案例,直观体验大数据如何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民生服务效能,并围绕数字化治理展开讨论,深刻体会贵州“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从产业生态构建中感悟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范本价值。
厦门理工学院测绘与网络工程系党支部书记陈峰在思政微课中提到,贵州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方面的双轮驱动模式,为大数据产业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在贵州科学城,实践队深入了解贵州科学城这一落实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建设特色科技强省的重要载体。据介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花溪大学城、清镇职教城与贵州科学城围绕“产业联动、人才联动、教育联动、科技联动”四个方面形成“四城联动”机制,为区域创新高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贵州科学城“推动0到1的原始创新,做强1到100的应用创新,实现100到N的产业创新”的全链条目标,让实践队师生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落地。
集美大学应用物理和光电科学与工程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杨兰说,贵州科学城不仅是技术高地,更是创新生态的缩影,我们要充分借鉴贵州有效深入推进“四城”联动,抓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赋能“强省会”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发挥高校在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能动作用。
在贵州技术交易市场与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践队队员实地感受技术转化与智能制造的双向驱动力。在贵州技术交易大厅,师生沉浸式体验专利交易、技术拍卖等数字化平台运作模式,切身感受科研成果如何通过数据确权、定价等机制快速流向企业,成为推动智能制造与信息产业融合的关键纽带。
实践队队员、厦门医学院学生代表罗婉婕表示,从技术交易到智能制造,贵州构建了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完整链条,这种“交易—应用—升级”的闭环,真正让数据要素转化为生产力。
厦门理工学院思政课教师王世锋表示,在深度剖析贵州将海量数据转化为产业驱动力与创新效能的过程中,实践队全体师生愈发感受到了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文/图 集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