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官方网站

枣庄市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PG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访问PG股份有限公司官网!30年专注电子教育培训,AI+VR智能学习平台

枣庄市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枣庄市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6月20日,枣庄市市中区召开产教融合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枣庄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孙斌作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目前枣庄共有22所职业院校,其中3所高等职业学院在校生2.7万余人,19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3万余人。近年来,当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职业教育发展布局上,枣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关于支持驻枣高校和中职(技工)院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市教育局统筹规划,构建起高职与中职贯通培养、公办与民办协同发展的教育生态,形成有机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多元教育选择,促进各类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育人成果方面,作为“班墨奚”故里,枣庄职业院校以“匠心浸润”育人模式为引领,走出内涵提升、特色发展之路。“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成效卓著,近三年累计斩获国际、国家级技能大赛一等奖13项,省赛一等奖25项,各类奖项共计226项;在职业院校教师比赛中,荣获国赛一等奖1项,4项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5项入选优质案例,1项入选展示案例。同时,贯通培养实现重大突破,除春季高考外,构建起涵盖中职本科贯通培养(3+4)、高职本科贯通培养(3+2)等多元化中职教育升学体系,搭建起中职学子学历提升的“成才立交桥”。教师队伍建设成果丰硕,去年以来开展39场市级培训活动,4名中职教师入选齐鲁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工程,3名教师获评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3个团队获评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

  产教融合是枣庄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引擎。当地积极对接“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和“6+3”现代产业需求,持续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匹配度。通过建设“校中厂”,实现学用无缝对接,全市职业院校与175家企业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徒制、共建实训基地等深度合作。此外,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成立3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6市域产教联合体,其中两个项目被确定为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通过协同培养,有效提升毕业生留枣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和岗位适配率,为企业输送大量高素质人才。

  在办学质量提升上,枣庄全面实施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科学推进中职学校达标建设。三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在省级评估验收中均获优秀等次,位居全省前列。其中,枣庄经济学校牵头完成省内首个中职学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参编国家级教材,荣获全国教学设计与展示交流活动多项荣誉。此外,枣庄积极开展职教援疆与职教出海行动。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二师职业学校开展全方位合作,助力当地师生在技能大赛和教学改革中取得佳绩;牵头组建4所“班・墨学院”,以“职业技能 + 中文”为特色,为海外中资企业培养本土技术技能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其中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建设的“刚果(金)-班・墨学院(洛阳钼业)”获全省首批联合荣誉授牌并作典型发言。

  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问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谢宝华就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做法及成效介绍说:“去年以来,我们聚焦服务‘强工兴产、转型突围’和工业倍增计划,聚力建设高水平专业群,持续擦亮‘班墨故里、技能滕州’职教品牌。在全省办学质量监测中,2023年提升27个位次,去年再次进步,稳居全省中游之上。

  在专业建设上,学院现有教职工1200人,其中博士硕士450余人,紧密对接枣庄‘6+3’现代产业体系,开设6大门类49个高职专业,包含8个贯通本科专业。在 2024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国赛‘摘金夺银’,省赛获奖38 项,奖牌总数增长近50%。校企合作方面,学院先后成立全国工商联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淮海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实质化建设山东首批产教联合体,服务本地企业。‘十四五’期间,累计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3.2万余人,技术培训服务5万余人次,2024届PG电子如何选择毕业生留枣率达37%。此外,在职教出海领域,学院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走出去’企业本土化发展,‘刚果(金)-班・墨学院’成为全省首批12个创建单位之一,4个专业、10门课程标准入选中国-东盟技术人才项目,刚果(金)‘中文 + 职业培训’顺利实施。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相关会议精神,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行业发展的契合度,为新时代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问枣庄市市中区政府副区长胡少峰就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与产教融合方面的工作介绍说:“近年来,市中区立足区情,强化统筹,在推进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已构建起完善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纵向衔接与一体化发展。

  做强公办中职教育方面,区政府将市中区职业中专迁建项目列为重点及惠民工程,推动政、企、校多方联动,学校与多家企业协会建立合作,打造‘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并结合区域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优势品牌专业。规范民办中职教育上,坚持抓规范与促发展并行,搭建优质平台,做深做实产教融合共同体。以枣庄应职中等职业学校为例,其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共建43个校外实训基地,在省级赛事中荣获多个奖项。在拓展高职教育发展方面,2022年区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建枣庄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目前一期工程已交付使用且学院获省政府批复设立。区委、区政府出台支持意见,积极服务学院推进产教融合项目,学校已与多家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并加入多个国家级、区域性产教融合共同体。”

  发布会上,针对记者提问枣庄市市教育局职继科科长王明星就在推动枣庄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介绍说:“在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我们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产业契合度。主动对接产业需求,2025年新增设17个专业,撤销7个专业,在中职学历提升方面也取得进展。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联合育人共同体。多所职业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展学生培养、实习就业等工作,开启校企双元育人新模式。三是构建‘政校企行’四位一体协同机制,形成人才培养强大合力。依托多元化PG电子如何选择合作平台,成立多个全国性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联合体,今年成立的‘淮海经济区低空经济产教融合共同体’,整合了区域多方资源,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枣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枣庄职业教育将从“大有可为向“大有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