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成功举办国际青少年科技教育教师主题工作坊
6月11日至13日,作为“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创新伙伴计划四川行暨第九届“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与教师研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科协指导、我校承办的“国际青少年科技教育教师主题工作坊”在成都成功举行。本次PG电子用户评价工作坊以“以自制仪器之光,推动共建国家科技教育实践与创新”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的科技教师代表、四川省内优秀科技教师以及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百余人,共同聚焦科技教育创新实践。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副主任赵崇海,我校副校长何诣然出席并致辞。工作坊由我校基础教育中心主任、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郑鸿颖主持。
赵崇海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我校在物理自制仪器方面的长期探索和服务基础教育方面的创新实践,期待将川师经验推广至“一带一路”国家。
何诣然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七十余年师范教育成果,重点阐述了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传承自制仪器的传统,强调学校始终坚守“服务基础教育”使命,并表达了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科技教育合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决心。
随后,我校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闫从华作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我校自制仪器公益推广项目的理念与实践。报告指出,学院秉持“在做中学”理念,针对基础教育难点,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与成都七中、华南师范大学等合作研发出系列创新教学仪器,并通过“以元件换仪器”公益模式惠及全国200余家单位。相关成果荣获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0余项,获主流媒体报道及省级表彰。
工作坊设置了极具特色的体验与互动环节。我校向与会嘉宾赠送了师生手工制作的《七彩的世界薄膜干涉演示实验仪》,嘉宾现场体验“手执微光、共创美好”的寓意,反响热烈。在互动环节,由我校物理学专业学生讲解原理、英语专业学生提供翻译的跨学科团队,向国际嘉宾展示了自制仪器的创新性与实用性,获得高度评价。嘉宾们纷纷表示希望引进这些仪器,用以提升本国科技教学效果。
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为国际科技教育交流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力彰显了学校在基础教育创新,特别是自制仪器研发推广方面的突出成果与国际影响力,对推动共建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开放办学理念,深化教育创新,整合全校各学科力量持续赋能基础教育。积极拓展与各国教育同仁的沟通协作,共同探索适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技教育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人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川师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