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官方网站

中安观察 一场大会看安徽何以让“行走的课堂”撬动“多赢”生态-PG股份有限公司
欢迎访问PG股份有限公司官网!30年专注电子教育培训,AI+VR智能学习平台

中安观察 一场大会看安徽何以让“行走的课堂”撬动“多赢”生态

  少年们戴着亲手3D打印的眼镜惊叹科技魅力、“小主播”们对着镜头卖力推销土鸡蛋、草木扎染的白布在孩子手中绽放青蓝花纹……

  “皖美研学”2.0版正式上线年全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获奖名单、“三新”十佳案例权威发布,一批长三角合作及出入境研学项目集中签约……

  这次大会,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合肥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出版集团承办,主题为“研学安徽 智启未来”,会议立足安徽、放眼全国,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目标很明确:安徽研学旅游,不仅要“热闹”,还要有“门道”。

  首先是成果的集中检阅。大会一口气发布了两份2025年度的重量级名单: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十佳案例。

  作为“新业态”十佳案例之一,来自长丰县马郢村的代表孙苗感触颇深:“曾经是个贫困村,现在已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了。”她自豪地介绍道:“如今,来研学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体验项目也从最初的挖红薯,拓展到现在的无人机、非遗手工等内容。”话语间,道出了许多乡村研学基地的升级之路。

  成果展示可喜成绩,签约环节则揭示发展布局。台上,携程集团与安徽出版集团站在了一起。“安徽的研学资源非常丰富,”携程集团安徽区总经理江婵媛在签约后直言,“我们合作的专属研学线路,在平台上的销量增长很明显。”她也特别提到,中高考结束后的需求激增,印证了市场的巨大潜力。

  诚如所言,会议当天,数份合作协议接连签署,覆盖长三角联动、出入境研学、课程建设等多个维度,更广阔的合作框架被搭建开来。

  发展研学旅游,数字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大会宣布省级研学旅游数字化枢纽——“皖美研学”平台2.0版本正式上线。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董磊用数据说线月试运营以来,通过平台开展研学活动突破35万人次。升级后,功能将更加完善。”目前,这个“研学超市”已覆盖全省16个地市、7000余所学校、45万PG电子游戏合集名中小学生,359家旅行社、522家基地(营地)入驻,汇聚了近3000门课程,1439条精品线路。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安徽的研学资源匹配效率,正在数字赋能下,发生质变。

  标杆树立、合作签约,平台升级,环环相扣的议程,揭示提升研学质量与效能的清晰方向。告别粗放,拥抱深度,这样的共识,还在凝聚……

  研学游为何如此火热?核心在于破解“只学不游”的痛点。所谓“研学游”,首先是“研学”,其次才是“游”。其中,核心在于回归教育本质。

  放眼全国,一些地区已给出示范。在山东曲阜,“尼山模式”下,孩子们不是走马观花,而是穿上汉服行开笔礼,将书本上的儒家礼仪转化为沉浸式体验。在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则用VR技术带学生“走进”地宫,亲手模拟兵马俑彩绘,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感可触。正如一位研学导师所言:“我们不是导游的‘翻版’,而是需要逻辑串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 因此,研学游的火爆,在于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探究,激发主动学习。

  这种深度体验,带来的产业价值也同样惊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研学旅行市场规模已达1791亿元,同比增长21.9%,预计2025年将突破2132亿元。

  离合肥市区40公里左右的马郢村,就是一个缩影。从贫困村到研学热门地,55个主题课程涵盖自然生态、工业制造、科学技术、传统文化、农业农村、红色文化、综合实践等类别,目前配套住宿企业6家,可同时接待335人入住。类似的,还有广西龙胜梯田将研学与乡村振兴结合,孩子们体验梯田农耕、学习侗族大歌、入住特色民宿,带动了当地增收。

  乡村拥有“丰富的‘工具箱’和宝贵的‘基因库’”,研学则能成为连接城乡的新纽带。正如一位关注乡村文旅的学者所言:“研学为乡村带来的不仅是客流和收入,更激活了沉睡的文化基因,实现了农、文、旅、教的有机融合。”

  前些年,广西“小砂糖橘”东北研学引发的全国关注,生动展现了青少年群体对“寓教于游”的旺盛需求。如今,市场也在回应更细分的呼声。安徽包河区老年大学推出的“游学养”新产品,获列2025年安徽省研学游“新产品”十佳案例,正是瞄准了银发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该产品通过 “国企+银发+生态资源”跨界合作,设计开发生态认知与自然导赏、森林康养运动、艺术实践与采风、中医康养体验等适老化课程模块,旨在为老年群体打造集知识获取、身心疗愈、社交互动于一体的复合型研学,构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老年生活新生态。

  可见,发展研学旅游,既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激活乡村、赋能文化、满足多元需求、驱动经济增长的多赢选择。其意义,早已超越一场简单的旅行。

  安徽研学旅游的转型升级,并非一日之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资源深度开发和产业生态构建的持续发力,其成果,既见于田间地头,也显于技术前沿。

  翻阅“十佳案例”,不难发现,地方特色是共同基因。在合肥滨湖,依托城市科教之城底蕴,“智行未来5G-V2X智能驾驶研学”让科技触手可及;同样,在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科普研学基地里,学生们与“机甲大师”“悟空”机器人互动,悄然播下了一颗颗科技的种子。

  320公里外的曹操故里亳州,微空间被打造成“曹操剧场”,通过演绎历史,让课本里的知识活了起来。不远处,火星时代综合实践基地,这里依托药都亳州的中医药文化背景,打造了涵盖亳文化、中医药文化、酿酒技艺、农耕体验、生存技能等特色课程,并在融入五禽戏养生、古法炮制及中药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同时,更将其纳入标准化教学体系,为学生们带来别具一格的实践体验。

  基地负责人宋国强对此深有体会:“通过综合实践和研学旅游,学生们感受到中医药神奇魅力,也培养了动手能力与生存技巧。”

  立好规矩,才能走得更远。省文旅厅厅长周明洁在大会中透露,两项省级地方标准已立项,三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宣贯工作也在推进。这将为研学基地建设、课程设计、培训服务提供清晰的规范。

  “千名研学旅游指导培训计划”也正落实,行业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也将不断提升。同时,严格的基地安全检查和意识形态内容审核,则能确保研学活动既安全又有益。……

  作为大会承办方,安徽出版集团的角色远不止于会议组织者。其核心贡献,在于依托自身内容、人才和技术优势,打造了省级数字化平台“皖美研学”,为全省研学产业搭建了高效的连接器与放大器。

  时代新媒体出版社的获奖课程《点亮鱼灯,看见徽州》和《以梦为翼,逐梦航空》就是例证。社长田龙表示:“感谢‘皖美研学’平台,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展示机会,让多年资源积累,能够转化为孩子研学的作品。”

  “下一步,我们将遵循市场逻辑,把‘皖美研学平台打造成为研学产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教育、文旅、交通、卫生、金融等数据融通,实现千行百业信息高效共享,千企万校资源精准匹配,全面赋能研学旅游上下游;同时,不断丰富‘全域、全季、全龄’研学旅游产品,促进研学行业水平分工、垂直整合再升级,推动研学旅游向全域旅游迈进,为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董磊表示。

  期待未来,研学旅游,不断为现代化美好安徽注入不竭的创新活力和文化滋养。(记者 孟一凡 刘职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