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军校:在青少年心田播撒“强军种子”
1988年,全国第一所少年军校在河南商丘成立。在共青团、少先队的倡导下,少年军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
一名少年军校学员曾写下感言:当稚嫩的喉咙喊出响亮的口号,当纤纤细腿迈出有力的步伐,当教官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当父母眼里流出激动的泪花,我终于明白了,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
沐浴着光荣的历史,新时代的少年军校在青少年国防教育、强健体魄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2024年年底,在巴渝大地的重庆市江津区,一场激动人心的少年军校交流展示活动成功举办。活动现场,重庆鼎山小学的千余名小学员身着整齐服装,“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口号响彻云霄,以“烽火大刀”“国防尖兵”等命名的10支代表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入场。
活动中,孩子们聆听聂荣臻元帅陈列馆讲解员的深情讲述,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与坚定信念。军事训练科目“匍匐前进”“擒拿格斗”中,孩子们动作迅猛,气势如虹,尽显勇敢坚韧。
与江津区相似,许多地方基层少先队组织和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等校外教育场所,发挥地域优势,开展独具特色的少年军校活动。
广州市海珠区邓世昌纪念小学依托毗邻邓世昌故居的独特优势,打造“致远教育”特色,让国防教育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校园里,海军知识长廊和国防活动宣传专栏,向孩子们展示着海军的发展历程与国防知识。学校精心构建国防教育特色课程,《启航号》国防教育读本开启了孩子们了解国防知识的大门。学校还组建“致远军乐团”,每学期面向全校同学开展“在军旗下成长”军事队列、海军旗语等训练。
该校校长姚嘉茵表示,“在师资协作方面,学校充分开发本地区部队官兵的协同教育资源,聘请战斗英雄、八一勋章获得者担任校外辅导员,丰富国防教育的专业师资力量。我们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全方位感受到国防的力量,激发他们的报国之志。”
在内蒙古包头市第九十六中学的操场上,每周都会有近千名学生在国旗班同学的带领下,进行升国旗、唱国歌、旗语操等项目的演练,整齐的动作、高昂的士气,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政教处主任白雪峰介绍:“我们开展少年军校活动,日常会组织学生赴军史馆、驻区部队等校外国防教育场所进行沉浸式研学,还邀请驻区部队官兵和军警院校专家走进校园,举办国防教育主题讲座。”
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年军校专业委员会在本省少年军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泰兴市鼓楼小学等百余所中小学,30年如一日坚持开展少年军校活动。专委会通过组织课题研究、编写出版专著、与电视台合作等方式,展示会员单位风采,推动江苏省少年军校事业不断发展。
专委会秘书长周群龙表示:“我们要让少年军校在江苏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国防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注重实践育人,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是各地少年军校的共同追求。通过军事训练、情景模拟、团队挑战等丰富多元的实践载体,少年军校将育人目标融入活动全过程,多地正进行有益探索。
“我爱祖国海疆”VR主题实践通过“了不起的中国海军”专题展览、“大国重器 逐梦深蓝”真模展示、蛟龙号大揭秘、VR沉浸式课程、退役舰长讲述“红色血脉、蓝色国土”故事以及丰富的互动实践课程,让孩子们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第一视角感受中国海军发展历程,了解国防科技知识。
“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过航母,通过这个VR体验,感觉自己仿佛真的登上了航母,太震撼了!”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兴奋地说。
佛山市南海外国语学校在带领学生进行“我爱祖国海疆”VR研学活动中,依托项目聚合的国内权威海洋国防、船舶制造以及教育方面专业力量,与地理、生物、物理、信息技PG电子安卓/苹果下载术、历史政治等各学科老师一起对课程进行融合再造,让学生真正理解“海洋强国”是科技、生态、法律、军事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而非单一维度的武力对抗。老师们兴奋地发现,通过这个跨学科学习设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广州市少年宫立足以儿童为中心,突出实践育人,通过社会协同、联建共育的方式,系统性开展少年军校工作。2024年,以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5周年为契机,组织全市30多所少年军校代表队1400余人与港澳青年一起,轮番展示千人军体拳等项目,以昂扬斗志展现湾区少年风采。2025年暑假,100名少年军校学员“硬核”体验国防教育,围绕军人养成、军事技能、体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体验+教育+实践”。学员们以军事训练为基,融合“行走的思政课”教学,在走进部队等实践活动中加强团队协作与个性发展,在体能拓展中锤炼意志、锻造精神。
“这次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军人的坚韧和毅力,训练虽然很累,但让我学会了坚持!”一名小学员兴奋地分享道。
广州市少年宫还利用校外教育优势,服务海军某部队组织海娃夏令营活动。活动期间每个周末,少年宫里都会有一抹亮丽的迷彩,那是少年军校的孩子们正在开展学习。他们的教官有的来自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有的是民兵骨干、退役军人,有的是革命老战士。教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给学员们讲授军事理论,或教授学员们常规军事技能。
“广州市少年宫关爱官兵子女成长成才,做好官兵‘三后’服务保障,军人和军属们则在广州市少年宫各个素养教育的岗位上培育孩子们健康成长,这是军地的双向奔赴。”广州市少年宫党委书记魏晓丽表示,“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军地双拥项目共创共建,搭平台链资源,助力国防和军队建设,培育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少年军校,不仅是孩子们学习国防知识、体验军事训练的场所,更是一座铸魂砺剑的大熔炉。近年来,随着时代发展,少年军校也在不断创新变革,以适应新时代新要求。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颁布,明确提出“深化少年军校、少年警校建设”。2022年9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颁布,明确提出“着力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将国防教育要求有机融入课程教材”。中国少年儿童发展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少中心”)以少年军校为载体,以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引领深度融合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为解决基层活动内容、方式及思政引领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中少中心聚焦少年军校活动课程,牵头启动了《青少年国防教育示范课例》编写工作,为融合育人提供方案思路;推动制定了《青少年军事训练活动服装及装备》团体标准,例如规定14岁以下儿童用品须符合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安全要求,为规范化、科学化开展青少年军事训练活动提供重要保障。
2024年,中少中心发布少年军校“热血少年营”活动试行规范及标准,首创全国性实践指南,并配套工作指引,推动活动融入校园日常。
为给少年儿童提供更为专业化的国防教育,中少中心高度重视队伍建设,持续进行青少年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业内的教育培训与成果交流,提升少年军校工作者教学能力。
2021年以来,中少中心持续开展少年军校“热血少年营”系列主题活动,联动团属阵地和校外机构,已涵盖了全国150多家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营地。
例如通过“热血少年 致敬英烈”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中少中心联合各地少工委,动员近50万人次的少先队员走进革命烈士陵园、故居、纪念馆,开展少年军校活动。
从河北乐亭李大钊纪念馆的青春诵读,到边陲哨所界碑前的庄严宣誓,一套流程激活千校行动,一个主题PG电子安卓/苹果下载贯穿万里河山,使每一次鞠躬、每一声誓言都成为少年心中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
在辽宁,1万多名少先队员怀着崇敬之情参与其中,省内众多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纪念馆、纪念碑、故居以及革命遗址,都成为少先队员们缅怀先烈的重要阵地。在贵州遵义,少先队员来到红军山烈士公园,祭扫红军战士陵园。在山西灵丘,灵丘青少年宫与北洋小学共同开展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致敬英烈”主题活动。在山西武乡县八路军烈士陵园,700名少年军校学员献上鲜花,以标准庄重的少先队仪式,将传承英烈精神具象为可触可感的集体行动。
中少中心重视以思政教育为核心驱动力,与各地少年军校合作,积极探索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国防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路径。
以河北保定市青少年宫的少年军校为例,课本里的地道战如今有了“立体说明书”。活动以多种形式将地道战知识生动呈现,少先队员走进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通过朗诵、宣誓、参观等活动,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
在“国之重器”模型课上,亲手拼插火箭、飞机等模型,在“长征精神”体验课上,念诗词、看路线图、观纪录片——近年来,北京市少年军校的沉浸式课程几乎场场爆满。
北京青少年服务中心党委副书记钱蓉晖告诉记者,“北京市少年军校的教育体验活动正以守正创新的思路,对军校课程进行新的尝试与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方式,让国防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国防观念。”